踔厉奋发 笃定前行 ———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工作综述
当前位置: 吉林大米 作者:海东/文 图片来源: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来源:今日财富报
作者:海东/文 图片来源: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时间:2022-09-29

2022

09/29

10:19

分享

评论

评论0

阅读 1318

摘要:积势蓄力起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

  品牌是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区域的金字招牌、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走品牌化道路已成为粮食行业共识。对于产粮大省吉林来说,坚持粮食品牌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豪迈奋进的乐章在松辽大地奏响。近年来,吉林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作为粮食安全工作标尺,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品牌创新发展思路和体系,从政策扶持、标准规范,到技术引领、模式创新,品牌意识越来越坚定,品牌思路越来越清晰,品牌之路越走越宽,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
  为了提高吉林大米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将“好米”变“名米”,“名米”卖“好价”,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以下简称“吉林省粮储局”)作为粮食品牌建设工作的主导者,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品牌发展规划,整合生产要素,畅通市场渠道,赋能粮食产业链提质增效,为吉林大米声名远播开辟绿色通道,让“大米,吉林造”成为众多食客有口皆碑的区域代言。


丰收时节  邱会宁 摄


立足资源,强化优势,奠定吉林大米优秀品质
  又逢每年的“金九银十”。对于吉林来说,经过了九月决定产量的关键性阶段“灌浆期”,十月的稻田已是金黄一片,稻穗低垂,秋风习习,稻香阵阵,丰收的味道扑面而来。9月23日秋分前后,吉林通化、梅河口、四平等吉林省重点稻米产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随着第五届农民丰收节的举办,吉林大地稻米收获的号角正式吹响。
  吉林大米被誉为米中精品,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奠定了吉林大米优秀品质的根基。
  广袤的黑土地、充足的日照、降水量和无霜期为水稻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据史料记载,吉林大米早在唐朝时期就已颇具盛名,作为向朝廷进献之品,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馨香”,被誉为“米中极品”。进入现代,吉林大米更是以其优秀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吉林省作为产粮大省,中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一直以来肩负着“国民用粮”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粮食产量一度跨上700亿斤、800亿斤台阶,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五位。2021年,吉林省粮食产量达到807.84亿斤,粮食商品率达到91.1%。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一直以来,吉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高位谋划,精密布局,粮食主管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深入调研,根据全省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最终形成了东部火山岩大米、中部黑土有机大米、西部弱碱大米极具区域特点的产品体系。
  从黑土地保护、生态发展,到良种选育、科学种植管理,粮食丰产丰收,日趋完善的粮食生产体系,正在推动吉林省粮食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在“好米变名米,名米卖好价”的市场战略思维引导下,通过吉林省粮储局大力推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工程,吉林大米作为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正在为国民所熟知,市场占有率、市场美誉度和影响力逐年攀升。多年来“产业大而不强,企业小而不精,品牌杂而不响”的格局,因品牌的崛起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2016年10月,通过打造吉林大米品牌促进吉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充分肯定;2017年6月,吉林大米被北京“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列为指定用米;2020年吉林大米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2019年至2021年吉林大米品牌连续三年荣登“中国粮油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榜首……在吉林大米核心品牌引领下,各水稻主产市县的区域品牌也蓬勃发展,快速崛起。2021年“舒兰大米”登上“雪龙号”,成为南极科考队三餐主食。同年,梅河口市成为大米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国家级示范区。随着品牌效应的释放,吉林大米品牌带动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2018年,吉林省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近100万亩,企业自有基地面积从130万亩增加到280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超过80%,中高端大米产量翻了一番多,吉林省水稻加工业产值增长了25%。2018年新粮上市,吉林省优质水稻市场最低收购价比国家水稻最低保护价高出0.3元/斤,普通水稻收购价格平均高出国家水稻最低保护价0.15元/斤左右。
  大国粮仓,吉林担当。在著名的“梅河大米”产地梅河口市,近3万亩早熟水稻品种迎来了收获季;经过十几年发展蜕变的白城,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水稻产区,年产水稻150万吨左右;产粮大市榆树市也正开足马力,做好了秋收的准备……这些即将收获的稻谷将经过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在产业标准严格约束下保质保量,以“吉林大米”这个公用品牌为吉林粮食代言,作为吉林省现代农业的生动样本,为吉林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把快乐抛起来  杨红 摄


高位谋划,精密布局,强化大米产业链的韧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越来越重视,不仅要求吃得饱,也更关注安全、营养、健康、环保等方面。加强品牌建设,成为市场竞争和促进消费全面升级的推动力和牵引力。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及粮食生产相关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之路,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随即出台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为粮食品牌化道路指明方向。
  按照国家对于粮食品牌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吉林省高位谋划,精密布局,于2015年12月出台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以“五个一”工程为抓手,逐步构建起“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体系,形成了以“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IP,逐步实现优质粮食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以及品牌引领下的品质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此外,通过制标准、建联盟、拓渠道、搭平台等举措多管齐下,突显品牌价值,奠定品牌基础,强化品牌韧性,助力吉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质为基,标准护航。多年来,在实施品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吉林省粮储局一直坚持把“让人们群众吃得安全放心,吃得营养健康”作为主要工作着力点,依靠标准体系建设为吉林大米“保驾护航”。
  2016年,吉林省粮储局制定并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吉林大米”地方标准,并根据吉林省不同区域特点和市场销售情况,制定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秋田小町等4个品类优质大米团体标准;2020年,又制定出台了吉林大米收购、储藏、加工等环节“5T”标准,粮食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产品标准与产品精细管控深度融合;2021年,正式发布了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种植、储存运输、加工技术、质量追溯等全过程、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地方标准体系,其中,《吉林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的发布,填补了鲜食玉米系列标准的国内空白……
  目前,在各项严苛标准的引领下,全省粮食品牌建设“五个一”工程初现成效。
  通过打造“吉林大米”公用品牌,初步形成了吉林大米统一标识下的核心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矩阵,同时,以吉林稻花香、长粒香、圆粒香、吉林小町四大品类产品,涵盖吉粳88、吉粳81、吉粳511、吉粳816等优质品种的吉林大米成为稻米种植的主力,万昌大米、舒兰大米、梅河大米、延边大米、柳河大米、榆树大米等17个地标性品牌正在被广大消费者认同,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品质主食;通过构建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有效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链上企业联动发展;通过打造互联网+吉林大米线上平台,形成了以吉林大米网、阿里巴巴淘乡甜吉林大米天猫旗舰店等电商为支撑的销售新通道;通过建立一整套标准体系,为大米品牌建设“保驾护航”;通过建立直营体系,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销售体系,为吉林大米的进一步扬名立万打下坚实基础。


黑土地上的美丽画卷  孙铁石 摄


对接销路,多元推广,赋予品牌更深刻的含义
  品质是品牌建设的根基,品牌是品质的有力代言。吉林省每年出产的近80亿斤大米中,有40亿斤大米销往省外,如何让吉林大米品牌“立得住、叫得响”,进一步夯实作为吉林省公用品牌的基础,迸发品牌固有的活力和爆发力?推广宣传是绕不开的话题。
  多年来,吉林省粮储局本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工作思路,带领全省上下市县粮储局,积极谋划,精准对接市场,通过多方渠道为吉林大米产品代言、为企业对接销路,打通好米卖好价,名米广销路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随着粮食品牌工程的实施,全省各市县联动促进、多点开花,共举办各类推介展销活动近百场,活动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等国内30多个重点城市,同时借助吉浙对口合作契机,吉林省粮食系统在浙江连续5年举办了“吉林大米文化宣传月活动”,丰富浙江当地百姓米袋子,广开浙江市场销路。此外,为了让吉林大米更加深入人心,品牌效应更加明显,吉林省粮储局还努力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品牌联动、区域联合、资源共享、渠道共建的原则,广泛利用农博会、粮博汇等平台,进一步扩大吉林大米的影响力,并通过行业研讨会、论坛、主题摄影展等活动,进一步为吉林大米品牌之路破除阻碍,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让品牌说话,就要赋予品牌更深刻的含义。讲好品牌故事,让外界更深刻了解吉林大米的“前世今生”,对品牌建设工作来说意义非凡。省内知名作家撰写了以《贡米》为题的文学作品;多个论坛评米论稻,解码吉林大米;纪实报道、人物访谈等多部短片,让外界加深对吉林大米的了解;创作吉林大米主题歌曲、电视宣传片等文艺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展现吉林大米的优秀品质和品牌故事,加深外界印象。
  品牌强则产业旺,产业旺则乡村兴。目前,吉林大米这张“白金名片”已经在全国各地叫响,吉林大米现象也随处可见,同时品牌惠农、惠企的例子屡见不鲜。目前,吉林省正在全力打造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等万亿级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十大产业集群”,吉林大米作为吉林省农产品首当其冲的品牌代言,在示范引领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得益于吉林大米品牌推广,公司产品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吉林市宇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杨林说,公司现在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都建有销售渠道,大米销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宇丰米业位于中国粳稻贡米之乡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目前已发展成为集水稻种植加工、烘干仓储、休闲旅游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农业企业。
  像宇丰米业一样受益于品牌建设的例子还有很多。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周边及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这是打造产业集群最基本的思路。
  7月16日,由吉林省粮储局、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主办的“吉林粮食品牌日活动”———“美丽乡村·筑梦吉林”乡村振兴与粮食品牌建设论坛上,据吉林省粮储局局长冯喜亮介绍,目前吉林大米产业链已实现有效延伸,松粮集团、好雨农业、舒兰永丰、松江佰顺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涌现,向上扩大种植基地,向下深耕销区市场,有效地推动了上游土地流转、托管和订单种植,下游产销对接和渠道整合,扩大了生产规模,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经营效益。当前,“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已形成,通过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乡村振兴的步伐正在加快。


最美的祝福   贾宏光 摄


聚智聚力,完善创新,为粮食品牌化保驾护航
  如何让吉林大米品牌经久不衰,在市场竞争中力压群雄?吉林大米的品牌之路需在创新中发展,也要在发展中创新。
  认领一块田,啥都不用管,坐等收获满仓。在助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吉田认购模式的建立与推广成为了众多人喜闻乐见的健康、时髦的生活方式。工作闲暇之余不仅可以体验种植收获乐趣,还能享受从农田到餐桌的美味直供,可谓一举两得。
  2021年,在探索吉林大米创新发展路径的过程中,以革新农业生产方式、建立价值精准对接为抓手,吉林省粮储局与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整合和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吉林粮食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推广方面创新开启“吉田认购模式”,吉林大米借助吉田认购-专属稻田新营销模式“出海”,让客户通过网络远程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进行监控,从播种、管理,到收获加工、物流,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让吉林大米的印象和品牌形象深刻地烙印在客户心中。
  通过“吉田认购”,推动大米品牌打响、产业做强,依靠政企农商联手,为吉田“找婆家”、畅销吉林大米通路的案例比比皆是,舒兰永丰米业公司、松原粮食集团、柳河柳俐粮食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吉田认购”模式,促进农旅、农商、农企融合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为企业创新发展打开新局面,为做大做强大米产业开辟了新路径。
  同时,越来越多的科技力量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中起到支撑作用。吉林大米质量溯源平台在2018年上线以来,已有166户企业进入系统,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对所购的吉林大米追本溯源;通过与国内外研发机构、高校的合作,打造吉林大米专家“智库”,从水稻育种、种植、储藏干燥、食品加工等各环节提供专业把脉问诊;聘请沈阳农大陈温福院士建立院士工作站,打造吉林大米“种子芯片”……
  聚智聚力,为创新发展蓄力。在不久前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的吉林粮食品牌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各与会专家针对粮食系统发展创新中所面临的难点、痛点进行了深度剖析,以求寻找破解之道,革除发展阻力。其中“利用信息化、数字化为吉林大米创造更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扶强做大特色鲜明、地标性的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培养农民成为品牌建设主力军”等专家观点受关注,为进一步完善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积势蓄力起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吉林省粮储局将继续突出“吉林大米”品牌引领带动作用,以品牌带动产业,产业带动企业,企业带动农业,赋能吉林省乡村振兴,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全部评论
锐评
热门资讯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