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平,吉林省驭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任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曾在法国留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4年回国任教,在汽车电子设备研发上取得多项成果。
他在法国留学、工作共11年,收获颇丰——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一步步进阶;知名企业供职,事业、家庭顺遂,名利双丰收。
人人称羡的刘卫平顶着无数人仰慕的光环,最终还是选择回国,从零起步,成立吉林省驭功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驭功”),一头扎进他钟爱的汽车检测行业,他的目标是,以最快的速度做成东北的NO.1,用5-8年的时间实现上市。
事实上,“驭功”说这话是底气十足的。虽然成立于2020年4月,论规模、论资历都尚显年轻,但它前期积累的能量已经逐步爆发,被行业检视及应用,同时,驭功的名字也正随着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被外界所知晓。
目前,公司已与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延锋伟世通电子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车企及周边企业达成合作,同时,依托于吉林大学丰富的人才储备库,时刻专注于该领域的研发创新,企业发展势如破竹,前景广阔。
在刘卫平看来,汽车产业如同手机等电子产品一般,加速升级已成大势,而智能化将成为主流,从高端汽车逐步向中低端汽车下沉。未来,汽车智能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成为很多中低端车的标配。
纵观驭功的研发项目,汽车电子柔性智能装配检测生产线及关键测试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控制器测试系统、发动机控制器测试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均已成熟并应用,无不渗透着“智能化”的血液,这些先进甚至史无先例的技术,不仅能事前检测汽车有关设备存在的缺陷,防患于未然,还将对中国车企实现智造升级发挥重大作用。
作为检测行业新秀,“驭功”是如何做到如此战绩的?对于汽车检测领域,刘卫平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多项技术攻关,如何得以突破?人才对企业意味什么……以下就来听听刘卫平的解答。
如何看待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
当前,汽车像手机一样,各种智能化的硬件都开始添加了。以前只在高端车上有的智能化的功能部件和设备,逐渐下沉到低端车,十几万元的车就已经非常智能了,可以语音互动、点拨歌曲等,包括许多低端车都带自动泊车功能,只要将车开到车位附近,系统就能实现一键自动拍照扫码、生成周围环境图解,并根据3D模型,自动规划路线,实现泊车,有效避免了刮车等烦恼,便捷且实用性强。一个大的趋势就是,汽车越来越智能,价格越来越低。同时,应年轻人的喜好,汽车内置的电子设备也更加高大上。
目前国内汽车检测市场状况怎样?
目前,汽车检测供应商主要分布在南方,东北本地没有。我们从事的智能检测、曲面屏、智能音响、汽车控制器、智能驾驶控制器方面,需要去生产线现场服务,跟汽车厂家人员来回磨合交流,还要进行不断修改与维护。有时客户凌晨4点打来电话,我们就立刻派人过去。如果是南方的供应商,不能立刻赶过去,就会造成汽车生产线的停滞,所以本地化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我们的主要客户是一汽及其下属配套供应商、中车集团、长光卫星等。公司现在的员工大都是技术人员,目前承接的项目比较多,客户反馈良好。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技术优势,我们的团队,也是技术型的团队,这一点客户非常认同和看重。另外,企业目前规模不大,各种成本也比较低,报价也低,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您目前同时在吉林大学任教,从事教学和商业有哪些不同?
2014年我从法国回国,到吉林大学任教,同时继续做汽车电子方向的产品研发,并和长春本地企业形成了技术合作的关系,帮他们做一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后来拓展出生产线检测设备的定制,发现这块业务很大,决定成立公司。
教学工作相对来说安稳,幸福感较强,比较轻松。但做生意不一样,尤其是汽车智能化的发展一日千里,要跟上很难,企业初创期要完成技术的储备、团队的打造,还要不断的和人打交道。每天一睁眼就是各种支出,各种琐碎的事务。创业就像一个大火炉,要把所有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进去,但不一定能有成效。
尤其是和人打交道这件事。和客户之间就像谈恋爱,要一步步走到对方心里,才能获得认可。不同于以前单纯地做科研,也不能只考虑技术,即使技术再好再高大上,市场不认可也不行。但认可的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只有对方对你的人、产品、服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可能把项目委托给你。从几万元的项目试水,一步步做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个过程是种考验,更是种磨炼。
怎样理解“硬件软件化”?
过去的硬件,几乎不会自己感知思考决策,就是一个简单的硬件。现在的硬件则不同,都内置高端的芯片,利用各种算法实现智能化运行,这对检测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检测的时候要把硬件和软件一同检测了,要针对功能设计一些针锋相对的、有效的、覆盖率全的、检测效率高的、可靠性成熟度高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这就要求开发人员对硬件、软件功能必须深入了解,还要对相应的检测手段、生产需求、加工工艺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人才队伍是如何组建完成的?
我们的硬件工程师都是成手,是自深圳、北京等地招聘过来的,也有本地的,以及我的学生。
吉林大学是一个天然的人才池,我们也在从中不断发掘这个领域的人才,公司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再吸纳10人左右,完成整个队伍的搭建。
人才对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是研发型的思路,因此在招纳人才方面不惜砸重金,以激发他们创新和为企业拼搏的精神,我们的打法是打造人才高地、技术高地、品牌高地。目前要做的,就是树立起“驭功”的旗帜,让更多的人知道,打造东北地区的行业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