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4月20日吉林省“人才引培专项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暨“院士专家组团式帮扶民营企业攻坚行动”对接会活动展区,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韵现代农业”)携部分产品应邀参展,蓝莓叶黄素纯汁、三仁汤粉、蓝莓干果……多项公司近年来的创新研发成果纷纷亮相,引来众多参观者。
公司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得益于与长春师范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把学校的技术通过我们的实践、设施、生产设备转换,使蓝莓的种质资源、深加工、仓储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都实现了增长,真的非常受益。”禾韵现代农业生产部经理徐明远介绍,经过改良的蓝莓鲜果个大、口感极佳,非常适合做功能性食品,有利于深加工产品的创新研发。
众所周知,蓝莓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小浆果,是天然的保健食品。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对保护视力亦有非常大的价值,但由于蓝莓产业在中国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正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市场空间。
作为一家集蓝莓良种繁育、种植、加工、营销、科研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为了有效降低蓝莓仓储成本,提高蓝莓利用效率,禾韵现代农业与长春师范大学时东方教授合作共建了“蓝莓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实验室拥有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等设备120余台(套),并自主研发了熊蜂工厂化培育技术和室外授粉增产技术,可显著提高蓝莓品质和产量,同时助力企业研发新品。“高校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与企业的生产优势结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很好的效果。”长春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时东方说,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学校在种质资源上进行创新,蓝莓的品质有了提高,研发深加工产品也便水到渠成。在技术的加持下,校企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蓝莓叶黄素生产流程中创新性改进生产装置及工艺,可降低能耗5%,提高了冷库利用率,降低了存储成本;同时,用榨汁后的蓝莓残渣作为主要原料,配以传统古方,制成具有宣气、清湿热的三仁汤粉,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花青素含量近1-1.5倍,实现了蓝莓的全利用。
产教融合,不仅让企业真正受益,也同时实现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目前,禾韵现代农业已成长为吉林省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有机蓝莓标准化示范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蓝莓鲜果销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深加工产品品质居首位,先后获得吉林省十佳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首届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的产品线不断丰富,市场反响热烈。
企业简介:
通化禾韵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蓝莓育种、良种繁育、种植、收储、加工、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止到目前,公司已建成6200亩有机蓝莓种植基地、6000吨蓝莓收储基地、4000吨产品深加工基地和每年400万株良种繁育基地,形成了产销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